#7 The Local/Global Dilemma “Globalisation or glocalisation?” Roland Robertson in Globalization: Critical Concepts in Sociology, vol. III, pp. 31-51.
**proposal submission: one page in length with a working title, brief description of your topic, methodology, and bibliography
6 意見:
作者對所謂的locality的討論讓我想起一些事情。我是在三重長大的,三重是一個結合各個省分前來台北市打拼的最佳集散地。很多人就在這裡定居。因此,每當遇到所謂的「地方特色」這個主題,我都會產生很大的疑惑。比如說,我們到各地旅遊,總會想要帶點當地名產回去,或者我們去找朋友,他們總要熱情地招待你去哪些特色店或景點旅遊一番。那麼,朋友來找我的時候,我該怎麼辦?還有就是習俗與腔調。常常有人問我,「這句話你們北部人怎麼說?」「那是你們北部才有的習俗,我們南部沒有。」可是事實上,我的家族是由南北各路人馬組成的,我沒有辦法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我從來就不覺得「北部」是一個相對於南部的名詞。可是,這並不代表我對於我的出生地沒有nostalgia,沒有home的感覺,只是我沒有辦法用現在的人的分類、用現在的人的商品去表現我的歸屬感。如Roland Robertson所說,”like nostalgia, diversity is not what it used to be.”
再舉一個例子。十二年前我第一次到九份去玩。我們在山找了台計程車上山。計程車司機很納悶的問我說:「我真不懂你們來九份要做甚麼,如果只是要吃芋圓,那可以不必來。因為芋圓根本就不是九份的特產,是因為土地貧瘠,沒有東西可以做,所以阿婆才用最簡單的東西做東西出來賣。」後來的九份,就從這些吃芋圓、看電影場景的觀光客的帶動下,漸漸發展並”恢復”它過去的某些樣子。但是,計程車司機的那席話常常讓我對「地方特色」這個名詞感到有趣。印證到Roland Robertson在文中提到的,我們現在所經歷的locality事實上都是某種standardisation和globalization的產物吧。
Robertson指出「全球化」並不見得就是一種零和的過程,「全球」與「在地」除了相互抵觸之外,也有可能相互影響、結合,因此「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這個複合字或許更能涵蓋所謂的全球化現象。誠如作者所言,「全球在地化」這個觀念可能起源於企業界(日本),如果在地化有助於行銷產品,企業自然會朝此方向設計產品。在全球化方興未艾的時候,大國企業的重心可能擺在國內,因為國內的市場是非常大的市場,外銷的產品可能跟國內的產品完全一樣,甚至產品的標示與說明都還是用本國語言。隨著全球化的進展,國際交流頻繁,海外市場變重要了,競爭變激烈了,對於異國的暸解也比較深刻,所以設計產品反而會貼近在地。作者提到「混合文化族群」(halfies),使我想到南洋的「惹娘文化」,惹娘文化已成為南洋的觀光特色之一,也應該算是一種在地文化了吧。我又想到「新台灣之子」背後,與全球化相關的文化議題。
Robertson 的這篇〈全球化或全球在地化?〉其實已有相當歷史,出自1994年《Th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的創刊號第二篇文章,同期開宗明義第一篇則是Hamid Mowlana的〈Shapes of the futur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可見其使用溝通/通訊而達到形塑未來的願景。雖然因為時間稍久,對於媒體的討論仍著重電視而有過時之嫌 (46-48),但其中部分論點至今仍然適用。
Robertson 針對當時對全球化的討論,一方面認為過度偏重「同質化」,忽略在地反應,而全球 (global) 與在地 (local) 兩者應為互相定義,二方面則對時空因素的掌握不足,使得對全球化的討論有所偏廢。(33-34) 因此他由日文的「土著」及「土著化」所延伸出的「global localisation」進一步創出 glocalisation 一字,(35) 強調在地的價值 (及商機),(37) 以及「文化交流並不等於文化同質化」(38) 的概念,更能考量到當地的時間背景、空間因素。此外,他也認為「全球」的概念不應是與「在地」形成對立,而是將各個在地連結在一起,(42) 同質化和異質化並不會單獨存在,而是透過溝通而同時進行。(43-48)
Robertson 所言確有道理,但如果放到真實的生活情境中,似乎在地化仍然多半只是全球化的糖衣,同質化的效果還是稍高於異質化。近來相關的議題可能在於 ECFA (A 又罰 vs. ㄟ擱發),又要形成共同市場,又要設法保留本地特色,於是似乎唯一的出路只有創新,才能在所謂黃金十年之後不致成為第二個墨西哥的下場。
這個禮拜所閱讀的“Globalisation or Glocalisation?”這篇文章有趣。為了矯正許多學者對全球化所抱持的普遍錯誤想法,作者盡可能地解釋全球化這個現象中各式各樣互相盤繞的層面。這篇文章要反駁的錯誤想法有兩個,首先全球化必定導致了世界上社會文化的大型同質化。作者認為在某種程度上,全球化也會給社會文化帶來某種異質化的影響。其次,有的學者認為世界全球化這個現象不僅導致了同質化的作用,也會使世界上最佔支配地位的文化無限蔓延到扼殺了弱勢文化的地步。這個想法有一點像上個禮拜閱讀的文章所提到的主要概念,就是說全球化是優勢國家抑制弱勢國家的手段之一。不過,為了反駁這個「錯誤的想法」在這週閱讀的文章中,作者花了一大堆氣力來解釋「glocalization」這個詞兒。實際上,在談論全球化議題時,「glocalization」這個概念的主要作用是揭露了「全球」與「本地」這兩個現象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換而言之,本地社會文化需先接觸到外界才可以把自己區分出來,也就是說為了能夠大規模地興起,全球化還是需要不斷地形構出某個本地社會文化,否則沒有對象來對照出優勢文化這個概念。雖然作者寫作風格過於囉唆,但他以相對論的概念來探討全球化的某些層面的確是有趣的討論方式。
Roland Robertson writes that globalization as a term suggests the homogenization of world cultures, and therefore is inadequate for characterizing current trends. He invents the terms glocalisation to describe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compression of the world, and increasing interposition of the local on the global stage. Indeed, it seems to me that “globalization” is more about the multiplication of options, rather than the reduction of cultural difference through homogenization. The one place where it seems like a gray, culturally disconnected “universal rational society” may exist, at least according to Robertson or Barber (p40), is the McWorld of global business. The cultural exchanges that do occur in the artificial McWorld seem merely perfunctory, or ultimately in the service of the utilitarian goal of making a buck. How the local and global are experienced on a personal level of consumption, I believe is another matter, and it is interesting to note that encountering Others, even in the form of re-imagined foreign products, may do much to define, refine or even redefine an individual's identity as well as community, political and national alliances. For those of us who live in the free world, which is simultaneously Weber's Iron Cage, our various levels of identity formation are increasingly radicalized by the multiplicity of seemingly discontinuous phenomenon we encounter everyday. It seems that joining the carnival should be fun, but only if we can find a way to make it serve us, rather than serving it.
我非常同意作者提出「全球」與「在地」兩個「相對」並且相互依存的概念。並且,兩者似乎已成為不可分離的整體。
(雖然今天的主角不是麥當勞,但這是個不錯的例子,也正好補我之前的缺文。)
麥當勞剛成立的80年代中,在小學班上聽同學說去吃麥當勞又貴又難吃云云。原因:口味尚未在地化的麥當勞,對當時的許多人而言,酸黃瓜太酸,起士太臭。
十年後,1997,在法國。那時我們在麥當勞吃著像現在Subway一樣的手工烤餅乾,吃沙拉時也痛快地要了全部口味的醬料(共5種),恣肆享受和台灣不同的麥當勞。
1998在美的夏天,首次出現的冰炫風陪我們消暑。幸運的是,在夏末返台時,這種消暑的點心也悄悄登台,只不過配料有些許不同。這年來台的還有星巴克。只不過在美尋常不過的普通咖啡店,來台卻成了中產以上或雅痞的某種時尚。
2000初頭年,在麥當勞林森店偶遇燴飯。沒錯,就是什麼咖哩燴飯、牛肉燴飯一類的中點快餐,裝在像吉野家般的餐盒裡,然後在美式速食龍頭的麥當勞裡出售,價格和一般的快餐店沒什麼不同。
當然,太酸太臭的漢堡口味很快就無法在台灣立足,但是太過台式的快餐也迅速消聲匿跡,於是我們發現只有融合外來與當地口味的餐點才能長久立足。
前陣子和一群友人去吃古x爵,才上菜沒多久,就有人脫口而出,說:「X的,這是哪國的義大利麵?」(我心裡的OS:你在台灣啊!當然是台式的義大利麵!)其實,我去美國時也有過同樣的問題,看到angel hair被融軟的起士糾纏到濃得化不開,心想:只有老美才這樣吃吧,難怪體型就跟東方人不一樣!
* * *
而即使是原封不動移植到台灣的商品,經營方式也會截然不同,呈現出另一種「在地化」。比方Fnac在法國猶如台灣的燦坤;naf naf在法國猶如台灣的Giordano;Uniqlo在日本猶如台灣的Hang Tang。經營者挾著原汁原味的異國風情,硬生生地將平價普普的商品/場所抬高成時尚潮流所在,讓原本體會過國外當地文化的人,在心裡冒出無限的問號。只能說,台灣對國人的行銷功力真是一流啊!
於是乎,我心裡不禁揣想,這就好像薩依德所說「旅行的理論」,只不過,這回我們把「理論」換成了「商品」!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