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The Map: A Beginner’s Guide to Doing Research in Translation Studies 《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
17
意見:
希樺
提到...
The Map是實用的論文寫作入門書,舉例、說明詳盡,每一章皆提出不少問題協助我們檢視研究的過程。《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說理清晰、行文流暢,作者以自身經驗出發,提供豐富的論文寫作資源與建議。讀完這兩本書,對於現階段的自己而言,有兩點十分受用: (1) 寫論文的第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就是提出「問題意識」,那麼要如何找出問題呢?The Map書中提到可透過閱讀相關文獻(One reason for reading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is to discover good questions),畢恆達老師亦指出很重要的一點:「研究不一定是去探討未曾觸及的新世界,而是在想當然爾的事物中發現新觀點、指出原有的偏見」。The Map 2.4節還提到閱讀的技巧,包括skim、scan、gist read,選擇適用的閱讀技巧,並試著用自己的話重述重點,我想對於尋找問題很有幫助。 (2) 寫報告時往往不知從何下筆,「毫無進度」帶來的壓力往往成為拖延的藉口,不過,也許解除壓力的唯一辦法就是:動筆。The Map提到動筆寫作可幫助我們理解研究的問題,《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也提到「用紙筆思考」。此外,兩本書不約而同都指出,寫完一個段落停筆前,可先寫好下一段落的開頭,或列出要繼續探討的重點,讓自己在下次動筆時更容易進入狀況。
《The Map: A Beginner’s Guide to Doing Translation Studies》這本工具書,因為貼近翻譯的研究,比起其他談研究的書,讀來更有直接對話的感覺。《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這本書如果不是下個這樣的書名,還會那麼暢銷嗎?應該還是會!研究生甚麼書都看不是?就算書名硬梆梆如「論文寫作指南」,徬徨無助的研究生還不是會拿來讀一讀,看看裡頭有沒有甚麼救贖的指引?「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這本書,難得在書名就跟研究生站在同一邊,當然吸睛,尤其啃讀了之後,發現原來書裡的牛肉咬起來那麼柔嫩滑潤,極好入口,吃了可以少點「惱」,醒些「腦」,如果不掏錢買來定定研究生自己焦躁的心,怎麼說得過去呢?
The Map 不曉得有沒有中文版,很值得推廣。先前看過一些如何著手寫論文的文章,但都沒有特別針對翻譯這個領域,因此在讀完原則跟例子後,還是有些不確定是否完全適用於自己的研究。而 The Map 雖然是本小書,但果然書如其名,讓人可以按圖索驥。除了摘要式介紹翻譯系所的學生可以從哪些常見的研究領域下手、採取哪些研究方法,也提供了該領域重要的著作,讓有興趣的人,可以順藤摸瓜,找到相關的重要書籍與研究者。此外,The Map 讀來令人覺得相當親切,可以得到一些「心裡慰藉」,知道從事研究活動時,每個人都不免有灰心喪志、思路不通的時候。書中除了在開頭就提供了障礙賽的比喻,讓人知道這一切的心路歷程都屬正常之外,也在第八章提到搜索枯腸仍不得要領時,可以如何讓自己突破障礙,例如重點整理先前已完成的段落,找出想說但還沒說的部分;設下可行的目標與「死線」;跳過卡住的部分,去忙別的地方,不需堅持「直線進行」從第一章寫到最後一章的方式,因為其實研究報告是用這種方式寫成的機率並不大。有的時候,知道自己感興趣的領域,而且也知道做研究的方法之後,最大的關卡其實是自己的心裡魔障。沒有寫出 paper 之前,一切都不算數,而要讓自己不在半途就精疲力竭兼灰心喪志而亡,就必須以計畫與紀律來鞭策自己,以抵達賽馬最後的終點。
The Map和《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這兩本書提供許多有用的資訊,也解答我過去寫報告時的許多疑惑,尤其是引用文獻和參考書目的格式。這些問題雖然很小,但是用錯了就會讓人覺得礙眼,讀起來也會很不蘇胡。另外一點很有幫助的是,兩本書都提醒我們「寫出來」的重要,很多想法和概念擺在腦袋轉裡的時候,都覺得沒問題或自己懂了,可是一旦付諸文字,才發覺問題大了或根本沒搞懂。有時候,我們也會堅持讀完所有參考書目,腦袋裡面有了完整的架構後才開始下筆,不過根據我自己過去的經驗,這種堅持會讓報告難產。我認為在讀過相關書目,確定題目,並且確認研究議題或論點之後,就可以開始動筆寫前言和研究動機了,論文的整體架構通常會在寫作和閱讀的過程中慢慢浮現或調整。我發現論文最後完成的模樣,常常跟還沒動筆前想像的樣子不太一樣。所以,光說不練或光想不寫,都無濟於事,寫出來才是王道。
The Map一書中Genre Translation部份的Tourism Texts段落深得我心,作者點出一個不爭的事實,就是雖然旅遊觀光和史蹟產業日益蓬勃發展,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觀光文宣品卻長期受到漠視,如作者所言,這點的確令人訝異。我一直以為這個現象是台灣獨有的,台灣的觀光文宣品英譯品質向來不穩定,甚至到邏輯不通的地步(如Taiwan—touch your heart.),應與國內不重視翻譯(連帶輕忽觀光文宣品英譯品質)密切相關,但我之前不知道觀光文宣品翻譯不被看重竟是國際常見的情況(但The Map並無舉例),不過,既然問題不小,我同意作者所說的,這個現象有相當寬廣的研究空間。然而,我認為研究者固然一定要探究現象成因,這個問題似乎不是譯者可以置喙的,我耽心相關研究可能淪於國家政策、社會民情或外語教學等方面的討論,悖離了翻譯研究的方向。研究者該如何得知自己快偏離翻譯研究範疇,應該趕快煞車?碩士班學位論文的研究範疇可以多廣(或多窄?),標準是什麼?如何判定?我似乎沒有在The Map一書找到這類問題的明確解答,很可能是我漏看了,還請老師和同學指教。
“The Map” 讓我有一種老師在苦口婆心規勸他的學生”come sooner down to the earth”的感覺。作者在第一章從翻譯學的各種領域切入論文的主題,從文學、翻譯歷史、到語料庫、翻譯的科技、實證研究、以及翻譯行為研究等等各種主題介紹研究的切入點,並介紹相關的入門書目與期刊雖然非常簡短,但我在閱讀的同時便產生了許多具體的想法,也更證實了自己的興趣是否有其他方式得以援引並在與已深入探究。不過,我覺得本書在實証研究方面的探討比較多,多媒體等nontextual的介紹好像比較少。
Leo 之一 我想分享的是「選題」。選題對研究生來說皆是很頭痛的問題,但畢恆達書中提到一有趣現象:理工科研究生的題目,在選擇指導教授的同時便已決定,而社會人文科則有不同做法。我想起自己初進研究所時的戰戰兢兢。宿舍的室友問道:「你選好指導老師了嗎?」我尷尬回道:「我們所好像沒有選指導老師耶。」心中一面為自己捏把冷汗,不知是否是自己糊塗沒有打聽情況。後來知道研究所的運作方式都大相逕庭,釋懷不少,但也不免疑惑:為何會出現這樣的差異?是因為實驗結果比較客觀,而人文思想會比較主觀嗎?(當然這番猜測不甚完善)所以跟著教授做實驗,只需不斷改善研究方法與理論,但人文研究較難以立足?這似乎也可以成為有趣的研究題目。
The Map主題涵蓋廣泛,以簡明的文字呈現翻譯研究各大領域,介紹最基本的原則與觀念。包山包海的結果,內容難免都只點到為止,想要深入瞭解特定範疇或研究方法,仍需另找相關資料,不過作者也貼心地提供了詳細書目及文獻,省去讀者費時查詢的麻煩。第八章及第九章分別闡述研究報告該如何撰寫與口頭發表,個人認為是最為實用的篇章,相當值得作為研究生平時「打底」的參考。第十章的「自我評量」,更點出一般研究常見的毛病,可藉此反思研究過程是否合乎學術規範,才不會多走了冤枉路。但之前Ron也提到,本書有些資料稍嫌老舊,若日後有再版,應納入近年翻譯輔助軟體或語料庫的發展,使本書更趨完備。
17 意見:
The Map是實用的論文寫作入門書,舉例、說明詳盡,每一章皆提出不少問題協助我們檢視研究的過程。《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說理清晰、行文流暢,作者以自身經驗出發,提供豐富的論文寫作資源與建議。讀完這兩本書,對於現階段的自己而言,有兩點十分受用:
(1) 寫論文的第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就是提出「問題意識」,那麼要如何找出問題呢?The Map書中提到可透過閱讀相關文獻(One reason for reading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is to discover good questions),畢恆達老師亦指出很重要的一點:「研究不一定是去探討未曾觸及的新世界,而是在想當然爾的事物中發現新觀點、指出原有的偏見」。The Map 2.4節還提到閱讀的技巧,包括skim、scan、gist read,選擇適用的閱讀技巧,並試著用自己的話重述重點,我想對於尋找問題很有幫助。
(2) 寫報告時往往不知從何下筆,「毫無進度」帶來的壓力往往成為拖延的藉口,不過,也許解除壓力的唯一辦法就是:動筆。The Map提到動筆寫作可幫助我們理解研究的問題,《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也提到「用紙筆思考」。此外,兩本書不約而同都指出,寫完一個段落停筆前,可先寫好下一段落的開頭,或列出要繼續探討的重點,讓自己在下次動筆時更容易進入狀況。
《The Map: A Beginner’s Guide to Doing Translation Studies》這本工具書,因為貼近翻譯的研究,比起其他談研究的書,讀來更有直接對話的感覺。《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這本書如果不是下個這樣的書名,還會那麼暢銷嗎?應該還是會!研究生甚麼書都看不是?就算書名硬梆梆如「論文寫作指南」,徬徨無助的研究生還不是會拿來讀一讀,看看裡頭有沒有甚麼救贖的指引?「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這本書,難得在書名就跟研究生站在同一邊,當然吸睛,尤其啃讀了之後,發現原來書裡的牛肉咬起來那麼柔嫩滑潤,極好入口,吃了可以少點「惱」,醒些「腦」,如果不掏錢買來定定研究生自己焦躁的心,怎麼說得過去呢?
我覺得「問題」在論文的生成與操控上頗為重要。問了好的問題,較可獲得有意義的答案;有了好的、明確的研究發問,研究的成果自會有解答了、提供了新資料的貢獻。而在研究進行中,一個個清楚的問題方可讓研究者找相關的、有用的文獻,用對的資料蒐集方法,說切題、有關的話。在開始研究時,多半不會確知呈現的結果會如何,但我想,只要在研究過程中步步細節正確,所得的研究結論就會有價值,就有求得解答、增加研究領域知識的貢獻了。
The Map 不曉得有沒有中文版,很值得推廣。先前看過一些如何著手寫論文的文章,但都沒有特別針對翻譯這個領域,因此在讀完原則跟例子後,還是有些不確定是否完全適用於自己的研究。而 The Map 雖然是本小書,但果然書如其名,讓人可以按圖索驥。除了摘要式介紹翻譯系所的學生可以從哪些常見的研究領域下手、採取哪些研究方法,也提供了該領域重要的著作,讓有興趣的人,可以順藤摸瓜,找到相關的重要書籍與研究者。此外,The Map 讀來令人覺得相當親切,可以得到一些「心裡慰藉」,知道從事研究活動時,每個人都不免有灰心喪志、思路不通的時候。書中除了在開頭就提供了障礙賽的比喻,讓人知道這一切的心路歷程都屬正常之外,也在第八章提到搜索枯腸仍不得要領時,可以如何讓自己突破障礙,例如重點整理先前已完成的段落,找出想說但還沒說的部分;設下可行的目標與「死線」;跳過卡住的部分,去忙別的地方,不需堅持「直線進行」從第一章寫到最後一章的方式,因為其實研究報告是用這種方式寫成的機率並不大。有的時候,知道自己感興趣的領域,而且也知道做研究的方法之後,最大的關卡其實是自己的心裡魔障。沒有寫出 paper 之前,一切都不算數,而要讓自己不在半途就精疲力竭兼灰心喪志而亡,就必須以計畫與紀律來鞭策自己,以抵達賽馬最後的終點。
《教授》一書也是相當激勵人心,適合「影印卡比信用卡還多」的人閱讀。書中除了提到選擇論文研究主題時必須要有熱情、熱情加熱情之外,還要考慮自己的研究目的,並了解相關資料是否存在,並考量時間、經費、人力等相當實際的因素。此外,書中也強調論文不是一切都想好了才開始寫,而是提早開始,並在寫作的過程之中逼迫自己思考,重新整理自己的思緒。在過程中如果卡住了,可以尋求同儕與導師的協助,或許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靈感。簡單來說,寫論文是長期抗戰,這個禮拜的兩本書,都是非常適合三不五時就回頭翻閱的「勵志書籍」。
The Map和《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這兩本書提供許多有用的資訊,也解答我過去寫報告時的許多疑惑,尤其是引用文獻和參考書目的格式。這些問題雖然很小,但是用錯了就會讓人覺得礙眼,讀起來也會很不蘇胡。另外一點很有幫助的是,兩本書都提醒我們「寫出來」的重要,很多想法和概念擺在腦袋轉裡的時候,都覺得沒問題或自己懂了,可是一旦付諸文字,才發覺問題大了或根本沒搞懂。有時候,我們也會堅持讀完所有參考書目,腦袋裡面有了完整的架構後才開始下筆,不過根據我自己過去的經驗,這種堅持會讓報告難產。我認為在讀過相關書目,確定題目,並且確認研究議題或論點之後,就可以開始動筆寫前言和研究動機了,論文的整體架構通常會在寫作和閱讀的過程中慢慢浮現或調整。我發現論文最後完成的模樣,常常跟還沒動筆前想像的樣子不太一樣。所以,光說不練或光想不寫,都無濟於事,寫出來才是王道。
我有個朋友論文孵了兩年還沒生出來,有次我報告寫不出來找她吐苦水的時候,發現了我們兩個共同的論文寫作障礙:我們有想法,但是通常幾句話就交待完畢了,我們不曉得如何鋪陳和分析一件事情或一個現象,厲害的學者可以旁徵博引,引出他要講的東西,然後從各個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或者是一層又一層地深入分析。內容(說篇幅也可以)就是這樣生出來的。我們不曉得如何分析,所以她的論文寫不出來,我的報告則是一直灌水。The Map和《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都沒有談到如何分析,我想這應該是學術訓練的一部分,平時就應該培養的,所以這兩本書才沒有論及這部分,簡單地說,這些是臨時抱佛腳也沒用的,平常要用功而且要多讀書,才有得救。
這兩本書開頭的重點都是選題。選擇論文的研究主題一直是我進研究所以來最感困擾的一件事(無論是學期報告或畢業論文)。有時真的需要碰點運氣和發揮極大的想像力才能找到合乎自己興趣的題目。我的第一篇看起來比較接近學術論文的文章是研二上學期撰寫的〈從翻譯主體看漢譯佛經中的性別歧視—以佛教「女身能否成佛思想為例」〉。當時尋找報告題目時可說是亂無頭緒,某日無意間在瀏覽佛教網頁時看到了一篇由李素卿翻譯,比丘尼Shobha Rani Dash所寫的一篇關於佛法翻譯與性別歧視的文章後,覺得若以此為題應該會很有意思。該文算是個人的論述文處女作,現在讀來自覺立論基礎頗為薄弱,引述的證據客觀性也不足(多為第二手、第三手的翻譯資料)。研究佛經翻譯不讀原典(梵文、巴利文)難以侈談翻譯,囿於才學有限,只得放棄寫成碩士論文的可能。碩二下第一次在翻譯概論課上接觸到André Lefevere關於翻譯操縱的理論。由於我個人對「意識形態」的政治意涵一直很有興趣,便試著找出它與翻譯究竟會發展出甚麼樣的關係。中國的十年文革恰好提供了一個絕佳的實驗平台,便以此為題寫了〈群魔亂舞:淺談意識形態對文學翻譯的操控—以文革時期的文學翻譯為例〉一文。改革開放後的中國知識份子直到近年(參考資料多為公元2000年以後在大陸出版的著作)才敢大鳴大放地反省文革對社會文化各個層面所造成的傷害,因此就連對文學翻譯的檢討也不遺餘力,可用的資料頗豐。我在寫完該文後總覺得意猶未盡,反思臺灣在解嚴以前的情況與大陸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便以此為基礎寫了另一篇期末報告〈試論政治意識形態對文學翻譯的影響—以歐威爾《一九八四》中譯本第一部為例〉,想找出臺灣譯界是否曾遭遇過類似的窘境。沒想到寫完報告交出去之後不久,赫然發現2007年所上另一位學姐已經寫過類似題目的論文。這件事原本讓我有點沮喪(當第二的滋味畢竟不太好受),還好畢恆達引用Flowerdew的建議給了我一盞明燈:我的優勢在於我讀過別人的作品,既可以避免前人發生過的錯誤,還能補足他們忽略的部分。幸運的是,讀完學姐的論文後,發現我們的研究方向完全不同,內容重點和理論應用也大異其趣;搜尋國內的博碩士論文資料庫後發現,到目前為止,雖然已有大量檢討臺灣當時政治氣氛影響文學「創作」的研究(例如反共文學及後來受文革反思影響的傷痕文學),翻譯方面有關政治意識形態的研究比起對岸卻極少,也許是臺灣人自詡政治清明,身在迷霧而不自知吧。題目決定後心中大石終於放下,感覺好像離畢業不遠了。這兩本工具書列舉了許多做學問的實用方法及很多我們常常忽略的問題,對我接下來動筆寫作應該很有幫助。
我認為本週閱讀書籍內容深入淺出,為我日後論文寫作指引了一個方向,雖然我仍不確定自己的論文題目,但是似乎發掘了一張「菜單」,上面有許多看來令人十指大動的「佳餚」,許多道「菜」都令我躍躍欲試,幻想如何準備「食材」,琢磨「料理做法」,炒一盤好「菜」!
The Map一書中Genre Translation部份的Tourism Texts段落深得我心,作者點出一個不爭的事實,就是雖然旅遊觀光和史蹟產業日益蓬勃發展,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觀光文宣品卻長期受到漠視,如作者所言,這點的確令人訝異。我一直以為這個現象是台灣獨有的,台灣的觀光文宣品英譯品質向來不穩定,甚至到邏輯不通的地步(如Taiwan—touch your heart.),應與國內不重視翻譯(連帶輕忽觀光文宣品英譯品質)密切相關,但我之前不知道觀光文宣品翻譯不被看重竟是國際常見的情況(但The Map並無舉例),不過,既然問題不小,我同意作者所說的,這個現象有相當寬廣的研究空間。然而,我認為研究者固然一定要探究現象成因,這個問題似乎不是譯者可以置喙的,我耽心相關研究可能淪於國家政策、社會民情或外語教學等方面的討論,悖離了翻譯研究的方向。研究者該如何得知自己快偏離翻譯研究範疇,應該趕快煞車?碩士班學位論文的研究範疇可以多廣(或多窄?),標準是什麼?如何判定?我似乎沒有在The Map一書找到這類問題的明確解答,很可能是我漏看了,還請老師和同學指教。
上面的comment是用IE貼的(但是失敗了兩次),這一篇則是用Chrome貼的。如果各位看得到這篇的話,就表示不管什麼瀏覽器都有機會貼失敗……各位以後寫好的comment還是存個備份比較好。
昨天晚上貼的comment,不知道為什麼過了一夜就蒸發了,剛才憑記憶重寫一次,可是剛貼完的時候看得到結果,刷新頁面就又消失了。就這樣換了三種瀏覽器實驗了N次,我還是不知道到底怎樣才能確實貼出留言。上面如果有看到我其他的留言,就是實驗過程中的痕跡(看不到的話就表示我的舊留言又蒸發了……現在正在輸入這一篇留言的我也預測不到結果)總之我把備份過的comment貼在底下。
探險之前能夠先有地圖是最好的,但是只走在地圖上寫得一清二楚的地方就不叫探險了。The Map的第一章裡顯示出了翻譯研究領域裡的幾個「洞」,例如Revoicing、Website Translation、Protocol Studies等等,每一個都十分誘人。
問題是這些洞可能並不好闖。有些需要大量的資源,有些需要進步的工具,有些則需要絞盡腦汁。The Map第二章就給了探險者一個警告:你的時間是有限的,可能是一學期,可能是一年,可能是二到四年,端看你的身份而定。
結果時間限制就這樣殺死了不少題目。有些領域提出問題很容易,大學生也想得出來,只是沒辦法做,因為可能要觀察八年(比如說缺乏過去資料的歷時性研究,或者大規模的實驗),就連pre-test可能都要一整個學期才能看出結果,因此大學生在大學時代就放棄了;等到他念了研究所,這個題目還是沒辦法做,因為他得先想辦法畢業,於是他的碩士論文也寫了別的題目;就這樣連博士學位也拿到了,甚至當了教授,這個簡單但耗時的方法他還是沒有實行,因為他覺得這麼簡單的題目不值得他花八年,應該有更划得來的題目等著他去做。我修週二的語料庫翻譯,老師舉例時提出的題目清一色都是共時性研究,大概也是這個理由;我自己的舊筆記裡也有不少因此含恨九泉的題目(雖然不是翻譯研究的)。
每次在這裡寫感想都很像在發牢騷(其實也是),真是不好意思。
“The Map” 讓我有一種老師在苦口婆心規勸他的學生”come sooner down to the earth”的感覺。作者在第一章從翻譯學的各種領域切入論文的主題,從文學、翻譯歷史、到語料庫、翻譯的科技、實證研究、以及翻譯行為研究等等各種主題介紹研究的切入點,並介紹相關的入門書目與期刊雖然非常簡短,但我在閱讀的同時便產生了許多具體的想法,也更證實了自己的興趣是否有其他方式得以援引並在與已深入探究。不過,我覺得本書在實証研究方面的探討比較多,多媒體等nontextual的介紹好像比較少。
不過最讓我有所感觸的是第二章。寫碩士論文的時候的確是走了許多冤枉路,而且研究的成果也沒有做整體的思考與規劃 。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是,要把研究當作一種Career來對待。舉凡加入期刊會員、與專家討論、資料的搜集與管理等等都是以後研究能不能順利的關鍵。Note-taking這一段落讓我如夢初醒。為了避免含恨,好不容易念到的重要關鍵卻老是想不出在哪裡讀過,書目的整理與閱讀筆記的保存與分類真的是非常的重要。此外,第九章介紹做口頭報告的重點,第十章也探討如何檢視自己的論文是否是有貢獻的,或者是讀者有興趣的論點。這些提醒看似與學術研究無關,但卻發現這些提醒的確是學術生涯中非常重要的關鍵。學術研究並非一種個人的讀書心得,而是一種溝通行為。因此,讀者、討論的參與者的興趣與批評,的確是我們在做論文的時候不應該忽略的重點。
和Kinra一樣的窘境。測試篇......
一張地圖如果涵蓋的地域、功能太廣泛,可能會犧牲一些細節;如果把狹小的街道巷弄都標示出來,又必須縮減範圍。我覺得The Map在兩者之間做了適當的平衡,或許是因為設定的讀者涵蓋大學部到博士班學生,所以文字易讀,而內容並未淪於膚淺,大至理論模型、研究方向,小至讀書筆記、研究日誌。作者對於研究的定義比較廣泛,不限於提出與驗證「假設」,也可以是提供新的資料,甚至整理敘述新興研究領域也算。一個有趣的地方是作者將「假設」歸類為四種,其中interpretive hypothesis,對我而言是一個新的觀念。本書如果有什麼不足的地方,可能在於引述的是10年以前的資料,有些方面難免有時效問題。
Leo 之二
於是研究之必要也造成選題的困難。我最近也開始想論文題目,雖然方向已經差不多確定,要談「劇場翻譯」,但這一題目極其廣泛,讓我不知該往哪個面向下手,在腦中不斷思索,彷彿丟石入湖,漣漪一圈比一圈大。一年前修了慈芸老師的戲劇翻譯,是我的發想所在,老師問:為何現在少有譯者翻譯劇本,且市面上出版劇本也不多?就我的個人經驗,也發現現在新生代劇團搬演國外劇碼時,也多半是導演自譯,或請合作的劇場人翻譯,少有譯者。我主要想談台灣劇場譯者「現況」,並探討譯者未來進入劇場的可能(以慈芸老師及班上同學共同為綠光劇團翻譯的劇本為例,該劇將於今年演出),但問題想著想著,似乎又得談到歷史源流,又彷彿不能只談劇本,舞台劇的字幕翻譯似乎又是一環。就像前面同學所言,要如何限定自己的題目,實在很難。
Leo 之一
我想分享的是「選題」。選題對研究生來說皆是很頭痛的問題,但畢恆達書中提到一有趣現象:理工科研究生的題目,在選擇指導教授的同時便已決定,而社會人文科則有不同做法。我想起自己初進研究所時的戰戰兢兢。宿舍的室友問道:「你選好指導老師了嗎?」我尷尬回道:「我們所好像沒有選指導老師耶。」心中一面為自己捏把冷汗,不知是否是自己糊塗沒有打聽情況。後來知道研究所的運作方式都大相逕庭,釋懷不少,但也不免疑惑:為何會出現這樣的差異?是因為實驗結果比較客觀,而人文思想會比較主觀嗎?(當然這番猜測不甚完善)所以跟著教授做實驗,只需不斷改善研究方法與理論,但人文研究較難以立足?這似乎也可以成為有趣的研究題目。
而我另外一個想法便是:有趣的現象真的就可以拿來研究、或是有必要研究嗎?其實書中也有提到類似的問題。有些題目有趣,但不一定有辦法研究,可能是因為涵蓋太廣泛,可能是需要長時間觀察,也有可能是談不出什麼所以然。前陣子我在PTT2的8A板上看到關於同性戀服飾的一點討論(抱歉跟翻譯無關,只是想到可以分享)。有人提到為何女同性戀會有TP之分,而T的打扮也常常近似於男性穿著,是否有受到異性戀社會的影響;也有人提到,當T在同志研究中是常常討論的對象時,P是否仍困宥於異性戀社會中的女性打扮,沒有跳脫出來?從服飾漸漸延伸到相處模式,有人認為TP之分只是模仿異性戀相處模式,少有屬於同性戀的相處模式,但也有人辯駁:向異性戀有什麼不好嗎?......這些討論緣起於同性戀的服飾選擇,卻聯想到同志的相處。穿著和性別有關聯,不過性取向與個人穿著喜好的關聯,有研究之必要嗎,這也是見仁見智。
譯研所博一 陳雅齡
先前寫碩士論文時 指導教授要我文獻探討篇幅不要太大,所以在閱讀 ”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這本書時,我特別留意作者 畢恆達對文獻探討的意見。他主張:研究者要利用文獻,而不是讓文獻利用,學習從既有的文獻中獲得啟發、保持高度的反省力,且對新觀點保有開放的態度。而文獻也可能成為一種意識型態,讓研究者看不見任何不同的面向,需要盡量嘗試用不同的觀點來思考。又文獻回顧可以讓我們取得好的理論觀點,同時形成較清楚的發問,有了發問才知道哪種研究方法是合適的,如此,前言、文獻回顧、研究發問、研究方法才會環環相扣、有邏輯關連。研究方法上,不要在決定要作量化或是質化的問題考慮上,應該先把自己的研究問題釐清清楚之後再決定,甚至是質量並行也可以。研究對象與範圍的界定,往往考慮方便性,即使實際有困難無法達成,也要有個合理的說法。畢老師認為經驗研究的發現及其分析是整個論文最核心的部分,除了資料的呈現之外,應進行分析、說明作者是如何理解和解釋這些資料,及研究結果和既有理論的關係。任何分析推論都應該有堅實的經驗資料基礎,如果只是沒有基礎的主觀評斷,會流於意識型態、政論式的說法,說服力不夠。質性的訪談的重點很多在於個人主觀經驗的訴說,如果能輔以其他資料,比較容易與社會現實連結。
這兩本指定讀物都讓我有相見恨晚之感,若一兩年前就已看完,或許現在碩士論文造成的心理障礙會小很多…
The Map主題涵蓋廣泛,以簡明的文字呈現翻譯研究各大領域,介紹最基本的原則與觀念。包山包海的結果,內容難免都只點到為止,想要深入瞭解特定範疇或研究方法,仍需另找相關資料,不過作者也貼心地提供了詳細書目及文獻,省去讀者費時查詢的麻煩。第八章及第九章分別闡述研究報告該如何撰寫與口頭發表,個人認為是最為實用的篇章,相當值得作為研究生平時「打底」的參考。第十章的「自我評量」,更點出一般研究常見的毛病,可藉此反思研究過程是否合乎學術規範,才不會多走了冤枉路。但之前Ron也提到,本書有些資料稍嫌老舊,若日後有再版,應納入近年翻譯輔助軟體或語料庫的發展,使本書更趨完備。
《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讀來更為親切,畢恆達教授深知在論文苦海中載浮載沉的研究生心理,以輕鬆卻又不流於隨便的敘述風格,分章說明論文如何從無到有,並穿插豐富的實例與應注意的「眉角」,不像一般論文寫作書籍那樣死板乏味,翻閱起來毫無壓力。畢教授在第二版的書中,還依讀者的建議擴充部份內容,並更新許多參考資料,令人十分感佩。他在論及文獻回顧的那章提到,文獻回顧不是自己讀書筆記的剪貼,段落之間需有關連,更要有個人的觀點與批判,我覺得這正是自己最大的弱點,實在應引以為惕。附錄ㄅ到ㄈ的部份內容讓人會心一笑,畢教授竟能將電影與學術寫作的意涵兩相連結,告訴我們在喘口氣之餘,或許能同時激發寫作靈感,帶來意想不到的助益。
「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一書寫作風格十分親切活潑,從選擇主題、提出問題到找資料,論文寫作的步驟都寫得十分清晰有調理,讓我對論文那種高不可攀的害怕感覺少了幾分,自己因為上學期的實習,論文大概想朝影視字幕方面著手,但目前也只是心裡有這個想法,但是題目、方向、問題、資料等細節卻都還是茫茫然毫無頭緒,時常想的心裡很慌,卻又不知道該朝何處著手,但讀了畢恆達教授這本親切的指南,我想可以開始慢慢理出頭緒,像第二章選擇研究主題中所說「聚焦到可以掌握的研究發問,找到合適的經驗田野;如果從田野或事件開始,重要的是要找到恰當的理論觀點與發問。」希望能夠以實習的經驗出發提出合適的研究主題,再找到適合的文獻進行分析。
張貼留言